新闻动态

国合前沿

国合前沿

中国国际发展学科现状及我校开展国际发展学科的意义

 

 一、中国国际发展学科现状

尽管以西方为主导的现代发展研究从20世纪4050年代发端,综合了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和政治学等专业学科知识,形成了较为独立的发展理论研究、教学和实践体系。但是,由于传统现代化方案失败以及新兴国家的兴起,改变了传统的发达和不发达的结构关系,从而使得发展的结构主义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分析失去了舞台,国际学术界需要吸纳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模式和经验,整个国际发展学术思想处于变动不居的大潮中。

遗憾的,中国国际发展研究学科建设却一直处于严重滞后的状态。尽管中国的对外援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长期没有像OECD成员一样成立独立的官方发展机构,其职能分散在商务部、财政部、发改委、外交部等不同的部委。所幸的是,2018年3月我国人大决定成立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目前已正式运行。

更令人担忧的是中国目前没有独立的国际发展学科,教育部的学科目录中至今是一片空白。目前,也仅有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少数高校从事开展国际发展方向的教学和研究,与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引领者的角色和对外援助的国际地位严重不符。最近以来一些重点院校开始关注并采取重要举措抢占国际发展学术和政策研究高地。比如2016年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承办成立了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其性质为研究院),由商务部主管,并由商务部为南南学院国家发展硕士和博士项目提供资助,学员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初级和中级官员。2016年清华大学正大集团、天安保险等采取政企三方合作模式建立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对全球共同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及我国国际发展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问题开展深入研究。2017年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又专门成立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成为中国第一所以可持续发展目标为研究核心跨学科专业研究机构。此外,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成立了中国南南农业合作学院和国际发展研究中心。2018年6月上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也成立了实体国际发展合作研究院。其它高校都在筹建国际发展或南南合作方面的研究院或中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正在进行世界“双一流”学科建设,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具有发展中国家特色的国际发展学院,开设跨学科的国际发展人才培养专业,为国家和国际发展组织提供智力支持,这具有前瞻性战略性意义的重大举措,提升我校的学科建设质量并取得重大突破意义深远

 

 二、 设置国际发展合作专业对我校的重大意义

设置国际合作发展专业有利于整合拓展我校传统专业优势占据学科发展制高点,切实有效及时服务国家战略,重点提高国际学术地位和社会服务影响力

首先,我校传统优势相对集中在应用学科领域。近年来,我校基础学科建设逐渐夯实,国际学术发表有所增加。但是,与此同时传统应用学科优势有所削弱。以国际发展合作领域为例,我校是国内最早开展国际工程承包与劳务输出、对外援助、多双边经济合作研究的高校,但是目前研究这些内容的师资逐渐萎缩,以至于国际工程承包课程在社会上存在大量需求的情况下,我校一度出现无人可以开课现象,研究生班只能外聘教师授课。能够针对实际问题展现应用能力的关键在于交叉和综合,需要多学科的整合运用。在国际发展合作领域,我校现有的多个一级学科均有实力较强的教研队伍,通过对现有力量的整合,可以调动我校的存量优势,通过交叉,拓展和整合我校的现有资源,对全校的学科建设均有好处。一旦今后国际发展合作形成一个国家一级学科,我校将在此学科具有先入优势。如果不能形成一级学科,国际发展合作学院的成果也强化我校现有多个一级学科的竞争优势,使得这些一级学科形成新的增长点。

其次,国际发展合作专业的建设将有助于提升我校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国际发展合作与“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国家战略密切相关。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我国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将逐渐向外转移,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合作区域横向化,与部分发展中国家关系区域纵向化,成为全球价值链双环流中的链接界,通过对外援助和对外投资,逐渐形成以我为中心的全球价值链与区域价值链。在此过程中,相关的战略、政策与实务研究均须加强。目前在这些方面存在巨大缺口,我校设置相关专业将填补空白,大大提高我校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

第三、培养国际发展合作人才,包括培养留学生人才,我校将不仅能为国家输送大量精通专业外语出色的高水平国际化人才,而且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培养急需人才,提高我校的国际影响力和在相关国际组织的校友数量,为我校的长远发展提供不动力,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兴旺发达添砖加瓦

 

三、我校开展国际发展学科的优势和可行性

国际发展合作学院的研究生培养在国际发展合作学科尚未正式纳入《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之前宜以交叉学科的方式自设国际发展合作硕士博士专业。这个可以参照全球价值链专业(该专业交叉了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和统计学三个一级学科)。国际发展合作研究生专业可以以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法学、政治学、外国语言文学5个一级学科为基础设置交叉学科。我校在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法学、政治学、外国语言文学均有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一级学科下面的国际贸易学专业、全球营销、国际法学专业、国际关系学专业、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5个二级学科专业均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

据国务院学位办同志介绍,目前我国学科管理以一级学科为主。虽然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项下我校已经有法与经济、全球价值链、商务外语研究等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和二级学科,但继续新设交叉学科应该没有制度障碍。与此同时,我校原来在应用经济学下自设的商务外语研究二级学科由于我校已经获得外国语言文学以及学科博士授予资格,商务外语研究二级学科可以从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取消。

自主设置交叉学科的相关规定对可以交叉的一级学科数目没有规定,相关申请表格上留有五个一级学科填报的位置。

一般来说,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在交叉数个一个学科的同时,应该有一个决定其所授学位的一级学科,作为牵头学科,该交叉学科的有关统计数据按照该一级学科下的目录外二级学科管理。我们建议国际发展合作专业作为交叉学科,以应用经济学为牵头的一级学科,这样相关的硕士与博士可以授予经济学学位。

本科专业设置的主要依据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等文件。目前,我国共有352个基本专业与152个特设专业(其中62个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在我校原副校长赵忠秀担任教指委主任委员的经济与贸易类下,目前仅有两个基本专业(即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和贸易经济专业),尚无特设专业。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特设专业是可以每年动态调整的。我校可以推动设置国际发展合作本科专业作为特设专业。在推动设置特色专业的时候,建议将该专业定位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以便维持在高水平层面,防止该专业今后在全国设置过滥。国际发展合作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建议参照我校目前国际组织人才基地班的培养内容、借鉴发达国家高校相关专业课程设置突出我国开设本专业自身特点进行设计。

相关研究生与本科专业设置到位之后,国际发展合作学院可以尽快着手设计留学生培养专门方案,招收“一带一路”沿线等国家的学生。

按照以上方式设置国际发展合作研究生专业与本科专业不存在管理规定上的障碍。研究生自主设置交叉学科的决定权在学校,相关专家评议由学校组织,在教育部有关网站履行公示程序后即可开始招生。在本科专业设置特色专业也具有可行性。更为重要的是,我校通过设置该专业,可以充分利用我校现有优势,整合学科资源,服务国家战略。我校已有优势体现在:

第一、我校有开展国际发展合作研究与教学的历史传统。我校在建校后不久,即开始参与国家对外经济合作领域的研究工作,部分老教师曾经参与著名的坦赞铁路合作建设等援外工作。我校曾经隶属于主管对外经济合作包括对外援助的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专门设置了国际经济合作系和国际经济合作本科专业,目前纳入了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我校章昌裕教授出版的《国际发展援助》一书是公认的我国第一本关于对外援助的专著。历史上曾经单独设立国际经济合作系,开设国际发展援助、国际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等课程,出版了国内最早的发展援助教材,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骨干。我国际学院来华留学生教育始于1954年,是我国最早接收培养来华留学生的高校之一,留学生总规模位列北京高校第三,学历生规模位列北京市高校第二。目前有来自160多个国家的3300余名来华留学生,其中攻读学位的学生2600余人,语言及各类进修生700余人。我校是国内最早引进国外专业课程体系的高校之一,也是较早引进国外先进教学方法和倡导双语教学的高校之一。目前,我校已形成了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的完整的来华留学教育培养体系,共计40个本科、硕士、博士专业接收培养来华留学生,其中的16个专业实现了全英文授课。我校是全国少数几所能够提供全英文授课本、硕、博完整培养体系的高校之一。全新打造的全英文通识教育项目,在全国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英、日、韩多语种授课的外文经济课讲座平台可以满足来华留学生商务经济类课程研修等多种学习需求。校也是国家培训高级经济管理干部的基地之一,设有政府委托或与外国合办的多个高级在职培训机构,每年为非洲等广大发展中国家举办多个高级别的国际经济、海关、工商管理、发展援助等培训班。我校积累了丰富的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教学与涉外培训经验,承担了大量的高端培训交流项目,其中还包括教育部、商务部等委托的重要涉外培训项目,包括中国—欧盟经理人交流培训项目(METP)等。学校在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巴西、马拉维等设立了10多个孔子学院。在研究领域,我校很多老师从哈佛大学、牛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东京大学、斯坦福大学等留学或访学归来,从事国际发展相关的工作。1982年成立的国际经济研究院在国内比较早地开展国际发展研究,先后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项目、面上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以及联合国机构、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委托的科研项目。2010年就设立了国际发展研究中心,2016年更名为国际发展与创新研究中心,2014年设立了国际经济合作室。我校2001年成立的区域国别研究所是国内高校中首家以“区域国别研究”命名的研究机构,2017年更名为区域国别研究研究院,下设14个研究中心。这些机构的教学和研究成果都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第二、国际发展合作作为一个应用型交叉型研究领域,涉及经济学、管理学、法律、国际关系、国际语言文化交流等多个领域,我校在这些领域均有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并且都在全国相关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国际发展合作专业的建设可以集中我校现有学科优势,集中培养战略性复合型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要。通过贸易和投资促进发展的可持续性,是当前国际发展合作的新趋势,也是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内容之。在当前国际投资规则谈判进展缓慢,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的严峻局势下,通过发展对外援助和南南合作促进国家企业“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倡议、提升国家形象和文化软实力显得十分重要,而我校国际发展专业定位,立足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对外投资、国际贸易以及国际经济合作,依托国际经贸易和国际法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7个北京市重点学科,以及商学院、金融学院、国际关系学院、英语学院、外语学院等综合优势。目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外交学院等一些老牌相关专业主要是从“国际政治”视角研究国际发展,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主要依托的是对中国国内经济发展的研究。其它地方高校从事国际发展研究都缺乏在北京的部委和国际机构直接支持的优势

第三、我校与主管国际发展合作的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建立了良好的联系。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作为新设的国家机构,其很多干部来自于与我校有历史渊源的商务部。该机构成立后,我校领导与教授已经数次拜访,并且已经建立了稳定的工作联系和项目合作机制。

第四、我校在教育部贸易与经济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应用经济学学科评议组等机构中均有一定影响力,推动相关专业设置有一定的便利性

第五、我校已经与包括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200余所著名大学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机构建立合作交流关系。目前与斯坦福国际发展中心每年举办全球价值链的培训,是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虚拟学院的成员。2010年12月,教育部与商务部正式签署协议,两部共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商务部办公厅发文支持我校建立国际发展学院或研究院。商务部在成立了对外援助专家委员会时,还曾考虑将秘书处设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还有一批校友在国内外机构任职,例如,校友林建海任IMF秘书长。英国国际发展部已初步承诺未来四年提供300万英镑资助我校开展“一带一路”国际发展能力建设、人才培养和政策研究。南南金融中心也计划今年开展出资200万元支持我校与联合国工发组织开展培训,以及组织和发布南南合作报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项目有100万资金继续支持开展中非技术转移和减贫研究。总部位于华盛顿的世界银行总部、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也承诺在研究方面进行支持。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UNDP、FAO等其它发展机构和国内外著名高校也纷纷表示愿意在资金、人才等不同方面支持学校成立国际发展学院。

 

   (俞利军教授、张海森教授、崔凡教授对本文均有贡献;责编:闫立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