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国际发展合作学院组织新进教师观看影视剧《李保国》

为进一步加强对学院教师队伍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2021928日,沈思言副院长组织国际发展合作学院全体教职工观看以优秀教师为原型创作的影视剧《李保国》。电影以中国知名林业专家、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为原型,讲述了李教授毕生扎根岗底村,带着农民脱贫致富的故事。

参与观影的教师孙碧洋说,与很多教育工作者一样,李保国教授治学严谨、勤力栽培学生,但更难能可贵的是李教授无私奉献的精神。在看到于教授墓碑上的那颗苹果我明白了,很多事业是无法靠一代人完成的。只有一代一代的传承,才有可能做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伟业。电影中李保国教授的奉献,郭素萍教授的支持,杨双牛支书的担当,和于宗周教授的拓荒一同谱写了我国太行山上的壮美篇章。

翟大宇老师表示,李保国老师将学问做在了茫茫太行上,并为此奉献了一生。我作为一名新进教师,也应当把学问做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地方,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不做“空中楼阁”的学问,也不搞“天马行空”的教学,而是要扎扎实实地做国家和人民需要的科研和教育,“脚底板做学问”,深入一线,让自己的知识真正服务于国家和人民。

杜邢晔老师感谢学院的引导和培训,既让教职工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关怀,又帮助大家在正式成为一名大学老师的最初,就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认真思考职业担当和发展。电影里,李保国身后跟着一大批学生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教师这个职业的神圣和崇高,教师授业解惑、立德树人,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后继有人,以优良的品德传播优秀文化。李保国的做法正如《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第十条“积极奉献社会“所倡导的,为社会贡献一生,是一位大写的大学教师。

胡聪老师指出,李老师深切懂得实践对科研和教学的重要性,大批学生被他“赶”到田间地头,把所学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他不仅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人民教师,还是一位信念坚定的共产党员,35年如一日,坚持走在田间地头,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并把这种使命薪火相传。李老师的太行新愚公精神,激励着我们新时代青年教师要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砥砺前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谢永乐老师表示,李保国老师说,这辈子最大的幸运就是“把自己变成了农民,把农民变成了自己”,正是这份真诚、纯正的坚定信念,支持着他那看似平凡、实则伟大的一生。作为一名新进教师,要树立学术自觉、学术自信、学术自强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扎根大地做科研;要树立为人师表、身正辞雅的言行规范,做好教学引路人;要时刻关注国事天下事的发展态势,提升强化特色且与时俱进的核心竞争力。

杜纪庆老师认为李保国是一个纯粹的人,他的一生都只专注于果树研究和农民的脱贫,这正是他伟大之处。他提到,电影中李老师说“一个人不是看他长得多高,而是看它的根扎得多深”,这句话提醒着我们做人也要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明确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才能走的更远和更稳。而且,我们也要学习李教授“活着干、死了算”的精神,一生中努力为社会做出一些突破性的贡献。

邱歆茹老师感受到在基层一线和偏远农村工作的老师们是非常不易的,他们要面对艰苦的环境、很多人不理解和质疑。同时,一个人的意愿和追求是最重要的。我们不要被外界客观定义的“成功”标准所束缚,要追寻自己真正想要的并持之以恒的坚持,甚至为此付出一生。另外,我们作为财经外语多科类大学的教师,与电影中研究农林学科的李老师为社会做出的奉献可能是不同的,但是众多贸大优秀的前辈也为我们做出了典范,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闫立亚老师强调,震撼我的是三代人扎根太行山,将穷乡僻壤变成良田沃土的太行山精神。而我们每个人也需要一种如愚公移山,那是一种不服输,不怕苦的执着,这种精神便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代代相传,光耀千秋。

沈思言副院长总结到,李保国教授的事迹令人动容,大家的发言也都非常精彩,汇聚到一个词就是“选择”。每个人的一生每天都在面临不同的选择,而你是怎样的价值标准、想做一个怎样的人,就会做出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结果。大家现在都是年轻人,还将要经历成长,希望每个人都能无悔于自己的选择。最后,衷心为我院教职工们认真严肃、主动谦虚的学习态度,高站位、高水平,结合实际、结合自身、结合岗位,求真务实的走心思索和体验点赞!